{{ $t('FEZ002') }}輔導處|
關於輔導諮商工作
樟樹國際實中輔導處
熱情、投入、耐心與專業職能是輔導人員的共同特質,提供諮商與諮詢服務,更為輔導人員首要擔負的責任。輔導處秉持著Carl Rogers的個人中心學派,強調輔導人員在助人過程中「真誠一致」、「可信任」、「開放的態度」。透過輔導人員與學生間真誠地表達彼此內心的感受,讓雙方的關係成為真誠一致、合乎現實的真實關係,促進雙方合作,解決學生生活困境的議題。
◎ 學校如何進行輔導工作?
WISER學校三級輔導工作,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王麗斐教授提出。
(一)W-初級發展性輔導工作:
包含有全校性Whole School、做得到及雙方得利Workable and mutual benefit與智慧性Wisdom,代表學校輔導工作係由全體教職員工參與,共同推動全校性的輔導工作,提昇學生正向思考、情緒管理、行為調適、人際互動以及生涯發展知能,以促進全體學生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。
(二)ISE-二級介入性輔導工作:
藉著直接輔導或補救措施,來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率,或減輕已發生問題之嚴重性,採用預防勝於治療的早期介入,預防行為的惡化,例如認輔危機學生。以ISE強調個別化介入Individualized intervention、系統合作System collaboration和效能評估Evaluation。主要執行單位是輔導處。
(三)R-三級處遇性輔導工作:
其核心概念係指資源的引入與整合Resource integration,著重危機的調適,必須採用個別、密集、連續、長期的介入。導人員為心理師及社工師,針對偏差行為及嚴重適應困難學生,整合專業輔導人力、醫療及社政資源,進行專業之輔導、諮商及治療;以及在危機事件發生後,提供立即性危機處遇介入與後續諮商策略,預防問題再發生。
◎ 什麼樣的學生可以進行轉介?
經過初級輔導人員發現學生有發生性平事件、自我傷害、家庭暴力、兒少保護事件,或家庭評估為高風險者,可由導師轉介二級相關人員(輔導教師)協助介入後。而在輔導教師介入後,學生仍出現在生活、學習、及偏差行為或嚴重情緒困擾或精神疾病等議題,經由中心心理師初步評估後,屬於三級輔導範疇內的學生,得以開案,使這類的學生能再適應校園生活,助於身心健全發展。
{{ $t('FEZ003') }}2019-09-20
{{ $t('FEZ014') }}2022-05-03|
{{ $t('FEZ004') }}2025-09-03|
{{ $t('FEZ005') }}345|